| 周五的纽约,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: 联合国总部的会场里气氛冷淡尴尬,而在街头,成千上万的人愤怒高喊口号。引发这一切的,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。 当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,来自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当场起身离席,用沉默表达抗议。与此同时,在纽约时代广场,大批民众举着戴着手铐的内塔尼亚胡肖像,高喊“解放巴勒斯坦”。有人打出讽刺的标语:“婴儿配方奶粉也是哈马斯吗?”以此怒斥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。 更让人愤慨的是,尽管国际刑事法院已对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,但美国依旧允许他畅行无阻。这不仅令纽约民众不满,34个国家的外交官还在海牙召开会议,要求阻止加沙的流血悲剧。 展开剩余80%事实上,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遭遇的冷遇,本身就是国际社会态度的体现。许多代表离场时特意回头望向讲台,仿佛无声地传递抗议。后来统计发现,会场里零散的掌声几乎都来自以色列代表团的“特邀观众”,格外显得刺耳与空洞。 争议还在发酵。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宣布,已下令军方入侵加沙居民的手机,强制播放他的演讲,还用扩音器向正在挨饿的民众传播。这一举动引发舆论哗然。半岛电视台为此质问联合国发言人杜加里克,认为联合国平台被用来嘲弄巴勒斯坦人,但得到的回应却含糊其辞。 加沙的现实,比任何口号都沉重。截至目前,以色列的行动已造成超过6.55万人死亡,其中约2万人是儿童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无数破碎的家庭。比如,加沙南部一位名叫阿卜杜勒的父亲,在废墟中寻找了三天,只找到4岁女儿的一双小鞋子,而妻子和另外两个孩子至今埋在瓦砾下。 当地医院人满为患,药品奇缺。医生无奈表示,连做最基本手术的麻醉药都快用尽,只能眼睁睁看着伤者痛苦。粮食危机同样严重,联合国数据显示,超过九成的加沙居民每天只能勉强吃一顿饭。许多孩子因营养不良虚弱到无法走路。 一位名叫莱拉的母亲,每天步行两个小时去排队领取救济粮,却只能分到少量面粉和一瓶水。她含泪说:“女儿总是问我要牛奶,可我只能抱着她哭。” 纽约的抗议并非偶然。当天数千人从时代广场出发,举着“逮捕战争犯”的标语。抗议者纳塞夫直言:“内塔尼亚胡应该出现在海牙的法庭,而不是纽约的讲台。”甚至有纽约市长候选人承诺,若当选将执行逮捕令。 抗议途中,队伍在联合国大楼附近遇到亲以色列的群体,双方一度紧张对峙。警察及时介入,将局势控制住。组织方巴勒斯坦青年运动成员伊萨表示:“我们要让美国知道,给内塔尼亚胡铺红地毯是不可接受的。哪怕不能立即改变,也要让更多人看见加沙的苦难。” 与此同时,国际社会的批评声越来越响。在纽约抗议的同一时间,34个国家的外交官在海牙召开紧急会议。巴勒斯坦大使曼苏尔激动地呼吁:“我们没有时间再等了,再迟疑,就会有更多孩子死去。”他指责以色列的行为是“屠杀,而不是战争”。 巴西外长也强调,国际法不仅禁止种族灭绝,还要求各国防止种族灭绝,“如果袖手旁观,相关国家也可能负有责任”。参会的还有南非、卡塔尔、土耳其、哥伦比亚等国家,这些声音标志着越来越多传统上中立甚至与西方合作的国家,也公开表达了不满。 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与以色列关系密切的西方国家态度也在转变。此次大会上,部分欧洲国家公开承认巴勒斯坦国。西班牙更宣布向加沙提供额外人道援助,并呼吁欧盟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,“不能让更多武器成为屠杀平民的工具”。 围绕内塔尼亚胡的争议,实质上是国际社会对加沙苦难的聚焦。从联合国的退席,到纽约的抗议,再到34国的联合谴责,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为加沙民众发声。和平仍未到来,但这些行动至少让真相更清晰,让那些漠视生命的人知道:他们的行为不会被世界容忍。 发布于:天津市
|